为什么f越大光圈越小,如何计算F22.84等数?经常有朋友不理解光圈的本质。今天我就说说最基本的概念,看看光圈值是怎么算出来的。
高能预警,干货,多喝水!
01.透镜的光接收能力
先说基本概念:镜片可以接收光线。拍照时,镜头先接收光线,然后将光线传输到CMOS成像。镜头接收的光量会影响照片的亮度。
人们用“相对光圈”来表示一个镜头接受的光量,相对光圈就是“有效光圈÷焦距”。
没错,焦距和光圈都会影响进光量。现在你知道长焦镜头光圈小的原因了吧。
镜头上还标注了“相对光圈”的大小,比如1:2,表示这个镜头的最大相对光圈是1:2,是恒定光圈镜头。比如1:2.8~4一般是最短焦距时最大相对孔径的1:2.8,最长焦距时最大相对孔径的1:4。
下图是1:4-5.6的相对光圈。
02.光圈值f
我们平时看到的f值和f/值就是“光圈系数”,是相对光圈的倒数,也就是“焦距÷有效光圈”。
如果相对光圈是1:2.8,那么对应的光圈系数就是F2.8或者f/2.8,把分数变成整数,看起来就简单多了。
比如一个50mm的标准镜头,最大净直径为29.5mm,其最大相对孔径的计算值为29.5mm÷50mm=1:1.7。最大光圈的计算值为50mm ÷ 29.5mm = f1.7,也可以理解为如果光径设为1,焦距对应1.7。
f值越大,光圈越小,入射光量越小;f值越小,光圈越大,入射光越大。
03.光圈值怎么算?
常见的光圈值有F1.4、F2、F2.8、F4、F5.6、F8等。每个光圈相邻一档,进光量2倍。
F1.4比F2大一档,F1.4的进光量是F2的两倍。在实际应用中,F1.4,10s和ISO100的亮度等于F2,10s,ISO200也等于F2,20s和ISO100。
除了相邻的第一光圈,还有相邻的第一/第三光圈,如F5.6、F6.3、F7.1和F8。每个光圈的进光量相差1/3倍,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曝光。如果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拍摄,ISO也会设置一个固定值,相机只有光圈是自动的。相机给出的当前光圈值为F6.3。如果您使用曝光补偿将曝光值增加0.3EV,相机会将光圈值设置为F5.6
那么,1.4、2、2.8这样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?
如果我们用上面的50mm镜头拍照,现在是光圈F1.7。如果要加大光圈,就要把光圈的面积改成原来的0.5倍。圆的面积是π R,如果面积增加一倍,就要把R变成原来的√2倍,大约等于乘以1.414。
所以光圈值变成了50÷,变形的结果是(50÷29.5≈1.7)÷1.414。因此,相邻齿轮(2倍)的光圈值相差1.414(√2)倍。相邻1/3档(1.3倍)的光圈值相差√1.3倍。F2×√2是F2.8,F2.8×√2是F4,F5.6√1.3是F6.3
你清楚了吗?